文章目录
  1. 1. 方案设计
    1. 1.1. 现状
    2. 1.2. 目标
    3. 1.3. 整体方案设计
    4. 1.4. 方案细节设计
  2. 2. 函数调用链的设计和实现
    1. 2.1. 单次追踪对象
    2. 2.2. 追踪堆栈
    3. 2.3. 装饰器逻辑
  3. 3. 结束语

相信不少有大型项目维护经验的小伙伴,都曾经遇到代码量太多、函数调用链路太长、断点断到头都要断等等问题。最近也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分享下整体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方案设计

简单做一个函数耗时分析的功能还是比较简单的,写代码也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但如果让一个功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前期方案的设计和分析也是很重要的。

现状

一般来说,对于大型项目或是新人加入,维护过程(熟悉代码、定位问题、性能优化等)比较痛的有以下问题:

  • 函数执行情况黑盒
    • 函数调用链不清晰
    • 函数耗时不清楚
    • 代码异常定位困难
  • 用户行为难以复现

要是遇到代码稍微复杂点,事件比较多、函数调用也特别多的,即使使用断点也能看到眼花,蒸汽眼罩都得多买一些(真的贵啊)。生活本来就比较难了,身为技术人的我们得用技术去提升下自身的生活和工作体验呀。

回到上面说到的现状,函数执行黑盒这块相信大家都比较容易考虑到,而在日常的问题定位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查用户的问题,但是用户的反馈常常表达上会和我们理解的不一致。那如果能直接还原用户的操作,那岂不是棒棒哒?

目标

那既然现状有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目标确定下来。

个人觉得,即使是技术人员,前期的目标和现状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项目进行到一半发现和预期不一致、需要重新返工甚至只能放弃,往往是因为前期做的调研不充分,考虑到的情况还不够多。综上,设计的部分也需要好好去做,至于具体的方式,是手稿、文字、流程图、还是 PPT,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

那么,我先来拆分下自己想要的功能是什么样子的:

  • 基础能力
    • 单个函数执行情况:函数名、入参、出参、耗时
    • 全局辅助信息:函数调用链、调用次数统计
  • 便捷接入
    • 不改动源码
  • 易拓展
    • 可重放功能
    • 可保存到服务器

首先,基本功能必不可少,主要包括函数的一些执行情况,例如调用链、函数名、类名、入参出参,还有性能分析相关的,包括耗时、函数调用次数的统计等。这些在我们分析和定位问题的时候,能派上不少的用场。

其次,对于这部分功能代码,需要满足易用性,包括易接入、易拓展等。易接入主要考虑不需要改动源代码,这也是代码设计中比较基础的要求了。易拓展则预留给后续想要在现有功能基础上添加新功能的时候,会相对简便。

整体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也不算复杂,基本上就是结合目标,然后以自己最熟练的方向作为起点,一点点把完整的功能视图补全。最后,再回顾下前面的现状和目标,分析设计出来的方案是否有脱离实际需要(有时候我们的脑补能力很强大,容易飘离本意)。

说起函数,最简单的就是给每个想要检测的函数包裹一层,除了调用原有的功能以外,新增对函数的一些数据采集,包括上面说到的单个函数执行信息和全局的辅助信息等。

要怎么方便地使用这些信息呢?我们可以通过堆栈的方式存下来,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来获取调用链、耗时等。通常来说,可以暴露全局变量的接口,来快速打印输出这些信息。

我们来看看设计方案:

这里,将函数重放和上传服务器的优先级降低,先实现核心功能。工作内容的拆分、工作量的预估这些也都是方案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对整体节奏、实现过程的把控会更有力。

方案细节设计

整体方案初步定了,我们需要考虑每个环节的细节方案。以一期的功能为主,流程包括以下:
1. 监听函数执行
2. 采集函数执行情况:(调用链路、入参出参、耗时)。
3. 暴露全局变量或 API
4. 使用全局变量或 API 打印调用链等

由于这是一个非关键链路的功能,除了怎样的功能更方便使用以外,主要考虑这样的旁路功能不能影响主要功能的性能、不能因为一些异常导致正常功能无法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个流程进行一些分析和考虑:

  • 监听函数执行
    • 可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减少对源代码的入侵
    • 代码实现多基于 Class,可考虑装饰器 Decorator 的方式
  • 采集函数执行情况
    • 需要注意性能和存储消耗,保证原有功能健壮性
    • 考虑使用栈来存储
      • 存储考虑链路长度限制、参数长度限制、链路数量上限
    • 设置优先级,根据优先级选择性采集
    • 旁路功能可考虑丢Worker执行
      • 考虑通信对性能的消耗

我们能看到方案的一些细节如图:

至此,大致的方案设计已经完成。

函数调用链的设计和实现

其实对于函数耗时统计的,网上也有一大堆的代码可以搜到,其中基于装饰器实现的也很多。由于我们项目中代码大多数都是基于 Class 设计的,因此装饰器这种不影响源代码的方式更加适合。

单次追踪对象

装饰器的实现其实不难,网上也有很多可以参考的。而我们装饰器里的具体逻辑是怎样的,依赖我们设计的单次追踪对象和调用栈是怎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下单次追踪对象。

该对象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1. 特殊 ID 标记本追踪对象(traceId。创建该次对象的时候,自动生成该 ID。
  2. 可更新追踪对象的信息(update方法)
  3. 执行该追踪对象(exec方法)。为重放功能做铺垫,如果我们存储了该函数以及函数入参,理想情况下可认为该函数可重放
  4. 打印该追踪对象相关信息(print方法)

来,直接看大致的代码设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interface IFunctionTraceInfo {
className?: string; // 类名
functionName?: string; // 函数名
inParams?: any[] | null; // 入参
outParams?: any[] | null; // 出参
timeConsuming?: number; // 耗时
originFunction?: Function; // 原函数
}

class FunctionTrace {
traceId: string; // 标记本次Trace
traceInfo: IFunctionTraceInfo;

constructor(traceInfo: IFunctionTraceInfo) {
this.traceId = this.getRandomId();
this.traceInfo = traceInfo;
}

// 随机生成一个 ID 来标记
getRandomId() {
// 时间戳(9位) + 随机串(10位)
return (Date.now()).toString(32) + Math.random().toString(32).substring(2);
}

// 更新该函数的一些信息
update(traceInfo: IFunctionTraceInfo) {}

// 执行该函数
exec() {}

// 打印该函数的一些信息
print() {
const { className, functionName, timeConsuming } = this.traceInfo;
return `${className} -> ${functionName}(${this.traceId}): ${timeConsuming}`;
}
}

追踪堆栈

除了单次的追踪堆栈,我们还需要根据函数执行的顺序等维护完整的调用链信息,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堆栈来维护完整的调用链。

那么,这个堆栈的功能也应该包括:

  1. 当前的层次(level。为调用链做铺垫,可认为函数开始执行的时候level++,函数结束的时候level--
    • 当多个函数交错执行的时候(例如事件触发),该方式可能不准确
  2. 堆栈信息(traceList
  3. 开始记录某次追踪(start方法)。添加该次追踪之后将level++,便于记录当前追踪的层次。
  4. 结束记录某次追踪(end方法)level--
  5. 获取某次追踪对象(getTrace方法)。可用于单次追踪对象的信息获取和操作。
  6. 打印堆栈信息。结合当前层次,通过缩放打印对应的调用信息,可包括耗时等。
  7. 打印堆栈中函数的调用次数。以调用次数该维度打印堆栈中的追踪信息,可用于分析函数调用次数是否符合预期。

同样的,我们来看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interface StashFunctionTrace {
traceLevel?: number;
trace: FunctionTrace;
}

class FunctionTraceStash {
level: number; // 当前层级,默认为0
traceList: StashFunctionTrace[]; // Trace数组

constructor() {
this.level = 0;
this.traceList = [];
}

// 开始本次 Trace
// 添加该 Trace 之后将 level + 1,便于记录当前 Trace 的层次
start(trace: FunctionTrace) {}

// 结束本次 Trace
end() {}

// 根据 traceId 获取某个 Trace 对象
getTrace(traceId: string): StashFunctionTrace | null {
return this.traceList.find((stashTrace) => stashTrace.trace.traceId === traceId) || null;
}

// 打印 Trace 堆栈信息
printTraceList(): string {
const traceStringList: string[] = [];
this.traceList.forEach((stashTrace) => {
let prefix = '';
if (stashTrace.traceLevel && stashTrace.traceLevel > 0) {
// 根据层次,前置 tab
prefix = new Array(stashTrace.traceLevel).join('\t');
}
traceStringList.push(prefix + stashTrace.trace.print());
});
return traceStringList.join('\n');
}

// 打印函数调用次数统计
printTraceCount(className?: string, functionName?: string) {}

// 重放该堆栈
replay() {}

// 清空该堆栈信息
clear() {}
}

装饰器逻辑

到这里,我们可以确定装饰器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1. 生成追踪记录new Trace(执行信息),包括入参、类名、方法名等。
  2. TraceStash.add(Trace)添加层次。
  3. originFun()包裹原有函数、执行。
  4. Trace.update()更新一些信息,包括函数耗时、出参等。
  5. TraceStash.end()结束本次调用。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可以设计基于Class的装饰器,以及基于Class.methods方法的装饰器,还可以基于单函数的装饰器。

我们还可以通过AST分析自动给代码中需要的部分添加上装饰器。至于装饰器具体实现,大家下来可以自己想一下。

结束语

很多人喜欢拿了任务就直接开撸,然后就会在写代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幸运的话,最终能做出想要的效果。而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得推倒重来了。
而在开始写代码之前,稍微进行一些分析、思考和调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码生艰难,写文不易,给我家猪囤点猫粮了喵~

B站: 被删

查看Github有更多内容噢:https://github.com/godbasin
更欢迎来被删的前端游乐场边撸猫边学前端噢

如果你想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我,欢迎关注“牧羊的猪”公众号噢

作者:被删

出处:https://godbasin.github.io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文章目录
  1. 1. 方案设计
    1. 1.1. 现状
    2. 1.2. 目标
    3. 1.3. 整体方案设计
    4. 1.4. 方案细节设计
  2. 2. 函数调用链的设计和实现
    1. 2.1. 单次追踪对象
    2. 2.2. 追踪堆栈
    3. 2.3. 装饰器逻辑
  3. 3. 结束语